新闻中心 /News
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头部品牌梵音瑜伽“爆雷”瑜伽馆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头部品牌梵音瑜伽“爆雷”瑜伽馆还是一门好生意吗?近年来,以减压消费、疗愈消费等为表现的瑜伽运动受到大众青睐,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大众对身心灵健康需求愈发明显,使得瑜伽运动发展持续火热。《2021年中国瑜伽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瑜伽馆规模达到42350家,同比增长9.1%。
在加速驶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瑜伽行业,近期却因瑜伽头部品牌“梵音瑜伽”爆雷事件受到冲击,也让大众关注到这一行业发展过程中充满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下,瑜伽馆的生存之路在哪里?
近日,瑜伽界的大事件无疑是“梵音瑜伽爆雷”。梵音瑜伽多家门店接连闭店,门店员工、老师工资被拖欠数月,部分门店员工,数百名会员无法约课也无法退费,官方电话亦是无人接听……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是让“梵音瑜伽”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面对近期的热议,梵音瑜伽创始人发声致歉称,疫情三年,为了让公司活下去不断地想办法融资、借款,以及疫情各方面的影响造成业绩亏损。后续,梵音瑜伽会用不同的方式偿还,“转让梵音瑜伽门店”也在同步进行中。
梵音瑜伽官方介绍,品牌创立于2002年,20年来秉承着“让更多人受益瑜伽”的品牌核心理念,引导大众理解瑜伽,从坚持练习中受益,达到身心健康愉悦的状态。
据悉,梵音瑜伽教练培训学校拥有15大校区,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地,已经培育了6万+名高水准瑜伽教练毕业生。梵音瑜伽还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拥有80+所会馆。
铱星云商在某平台以“梵音瑜伽”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目前,位于深圳的梵音瑜伽所有门店已从几天前的“暂停营业状态”变为“查无此店”。有消费者抵达线下门店也发现已经闭店,有些门店贴上了相关告示,旁边还有一张为维权群的二维码。
梵音瑜伽会员茜茜告诉铱星云商,梵音瑜伽的环境氛围很好,课程很治愈,那种氛围感会让人忘掉烦恼。有些会员很虔诚,练习茶道、瑜伽、佛教,有的还只吃素。价格方面,办年卡要1.2万元/年,2年卡价格为2万,私教课近500元/节。
茜茜常去的梵音瑜伽平安金融中心店,不仅有梵音瑜伽馆、SPA馆等,还在商场同楼层引入了品牌旗下自营素食餐饮品牌FineCafé梵音轻素餐厅。餐厅内除了素食产品,还搭配茶空间,此前是不少素食爱好者的社交场所。目前,与瑜伽馆一致,素食馆同样处于闭店中。
对于门店的关闭,茜茜表示,很多会员不要退钱,还是想让梵音瑜伽开门营业,让会员继续上课。“我也充了很多钱在这里,虽然很心疼,但不是很愤怒,希望平安店能找到独立投资人把单店盘活。”她说。
分析梵音瑜伽大规模闭店的原因,品牌方归结于疫情影响,但不少网友并不买账,认为是在打“感情牌”。在万商俱乐部品牌专家会副秘书长李新龙看来,梵音瑜伽的运营模式就是不停的开店,做预售收钱,用新店拓展的客户及资金来维系原有店铺的正常运转。若客户不开卡或者不耗课就无法真正获取收益,这样就存在巨大的风险。
事实上,除了梵音瑜伽之外,近两年不少瑜伽品牌同样陷入危机中。此前在全国拥有200多家门店的瑜舍瑜伽在多地关停、歇业;在上海经营近10年的Mysoul瑜伽馆突然停业之后,会员退费问题依旧没有被处理,据统计该健身馆待退金额已经超过50万元……
从这些名单中可以看出,品牌的盲目扩张和预售制运营模式或许是主因。李新龙坦言,对于企业家而言,企业扩张的同时,必须做好风险控制,这是必然的要求,否则爆雷的就不仅仅是一家企业。
与“爆雷”相反的是,拓店、融资、新品牌涌入,让瑜伽赛道依然在加速“狂飙”。以深圳瑜伽连锁品牌“拉伽瑜伽”为例,自2015年第一家会所以来,拉伽瑜伽已拥有200余家分馆,沉淀会员50万+,还邀请到中国知名女演员陈数成为品牌代言人。
相关资料显示,仅在2022年,拉伽瑜伽就在全国新开门店85家,开辟珠海、中山、株洲、嘉兴等新城市版图,还进驻到深圳前海印里、深圳领展中心城、重庆IFS国金中心、东莞松山湖华润万象汇、成都仁恒置地广场等购物中心。
据悉,2023年拉伽瑜伽仍将加快全国布局,由华南区域进一步辐射西南、华东、华中区域,计划新进福建、广西、江西、海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等城市,计划到2026年全国门店达1000家。
新入局者的涌入,也在助推瑜伽市场的发展。铱星云商在天眼查上以“瑜伽”为关键词,发现近一年内相关信息近9000条,涵盖近600个品牌,还有不少品牌已获得融资。比如卡莫瑜伽在去年7月完成天使轮2800万战略融资。
据品牌方透露,该融资将用于从传统的线上模式逐步转型OMO模式,包括线上系统迭代、内容持续产出与社群运营、线上品牌推广及市场营销。此外,还有课程与新产品研发;加强北京渗透势力;拓展国内一线城市直营旗舰店,加速全国拓张商业战略等。
不仅如此,一些主攻线上的瑜伽品牌开始打造实体门店。倡导“向内看”的身心健康养成品牌“FLOW冥想”,在去年10月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开出旗下首家线下空间“FLOW心流所”,推出冥想、瑜伽、呼吸、音疗和疗愈等课程。
瑜伽馆的兴起,也促使瑜伽相关业态快速发展。有着“瑜伽服界爱马仕”称号的lululemon,在去年12月公布的2022第三季报中,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8%至19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增长31%,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7%。Nike、Adidas等运动品牌纷纷推出瑜伽系列,旨在支持全方位瑜伽练习和条件的多功能部件。
作为瑜伽运动的场地、装备选择,瑜伽馆、瑜伽服饰的“狂飙”,从侧面印证了大众对瑜伽运动需求的崛起。一方面,随着全民健身风潮来袭,瑜伽运动因其独特的锻炼方式,还能较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受到大众的青睐;另一方面,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让大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瑜伽运动成为大众排解心理压力的重要生活方式。
尤其历经三年疫情的影响,大众的消费习惯和生活状态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于身心健康、疗愈越来越重视。当疫情阴霾逐渐退去,瑜伽市场或将迎来新发展。
瑜伽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之余,购物中心也将瑜伽相关品类的优质品牌引入其中,不断丰富场内的业态,为场内的人流助力。
与此同时,部分瑜伽品牌发展壮大后,不愿囿于居民楼、办公楼,逐步进入客流量相对较高的购物中心,开设瑜伽实体门店,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除了打造单一的瑜伽馆,据铱星云商观察,瑜伽馆的发展趋势还有以下几点:
购物中心的运动业态不仅涵盖瑜伽馆、健身馆、篮球馆、射箭馆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场馆,还包括将瑜伽、健身等多种运动形式融合的综合运动馆,形成一个复合型运动门店。位于北京国贸商城的FITURE全球首店,包含瑜伽、舞蹈、体态矫正、HIIT等课程,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运动需求。
有些瑜伽品牌将商业模式进一步延伸,将瑜伽与轻食、书店等元素融合。比如进驻到深圳前海印里的拉伽瑜伽,融入到场内的愈欣书店之中,共同开启创新的书香瑜伽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茶饮品牌还以“瑜伽”为主题开设门店。去年,酸奶品牌BLUEGLASS YOGURT全国首家瑜伽主题门店亮相上海瑞虹天地太阳宫。该店除了提供酸奶饮品之外,门店以全木质结构及流动感的造型展现瑜伽体式中力量与柔美,还在陈列墙上摆满Blueglass的瑜伽垫飞盘、橄榄球等运动周边产品。
回归到瑜伽馆自身,科技化、数字化发展也为瑜伽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通过打通线上与线下渠道,瑜伽馆可以获得更便捷的内容产出与社群运营,也让其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更顺畅。
线下不断闭店的梵音瑜伽,近期也开始加码线上。铱星云商在梵音瑜伽官微中发现,3月2日起,该品牌线上互动小班课正式上线,领取优惠劵,单次支付28即可约课爱游戏。瑜伽老师近20人在线上授课,课程内容包括肩颈理疗、梵音基础、肩颈脊椎流、阴瑜伽-内观、开肩开胯流、年轻态后弯流等,这也成为梵音瑜伽“偿还”的方式之一。
瑜伽运动作为一种健身业态,舒服、休闲的运动服饰成为大部分人练习时的着装选择。由此,不少瑜伽馆与运动品牌展开跨界合作。例如,lululemon南京德基广场店开业之际,纳姆斯德瑜伽、卡玛瑜伽、律瑜伽等瑜伽馆通过与lululemon的合作,借助lululemon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曝光度,达到更高效的宣传效果。
每到重要的时间节点,不少购物中心往往通过“造节营销”,举办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来为商场增加人气,其中不乏一些瑜伽营销活动。今年3·8女神节,碧桂园·里悦里购物中心联动场内的“时力健身”品牌开展“百人瑜伽”活动,大大提高了参与者的粘性,也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
不能忽视的是,瑜伽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李新龙表示,瑜伽行业门槛不高,市场相对比较混乱,内卷比较严重,客户满意度更依托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高涨的成本,如房租、人员工资、获客成本、融资成本等,尤其是资本加持后追求高回报,对现金流的要求很高,以及对风险的控制失控等,都在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后期瑜伽行业想持续发展的话,需要做精做细。未来要想做连锁的品牌,一定要做好风险控制,宁可发展慢一些,扎扎实实地服务好自己的客户。同时,瑜伽行业需要破局,一个是破预售制的局,另一个是破价格的局,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然,瑜伽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安全是第一位的。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中山大学教师在某会所上阴瑜伽课时疑因健身教练不当拉伸致胸椎骨折。店方回应称,涉事教练非正式教练,是体操课房的兼职老师。可见,瑜伽运动需要良好的师资团队,还需要注意难度相对较大瑜伽体式的练习,护理好特殊的瑜伽器材。
总而言之,在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之下,未来瑜伽行业或将逐渐探索出更成熟、更安全的运营模式,还将从师资团队、课程研发到社群运营、场景打造、营销推广等度不断升级,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或许有更多的瑜伽馆涌入购物中心,让其成为瑜伽爱好者交流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