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教育该有的模样

2024-05-01 14:26: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教育该有的模样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简介:田祥平,重庆人,重庆南开中学校长。曾在日本、新加坡留学。研究生学历,教育管理硕士,中学化学特级教师,第十届国家督学,教育部特约督导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第四届党代表,重庆市第四届代表,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化学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党员”“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38岁担任副校长,46岁主政南开中学。每天面对南开中学的创办人张伯苓先生雕像,面对几千名师生员工,面对入云的参天玉林,他时常涌起一种崇高而庄严的使命感,我要把南开办成什么样子呢?

  “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基层的教育单位,就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变现。要落地高质量的教育,就需要面对所有学生,作为学校生命线的教育质量,最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田祥平说。

  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重庆南开中学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四有”“五品”金课。金课坚持的四有是指有学、有问、有光、有谦。有学,要求课堂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体现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学科知识的生成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让学生真实感受学科学习的魅力;有问,是指教与学的双方通过学科问题双向互动,教师设置大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产生新的问题,问了多少个新的“为什么”,是衡量课堂效能的重要依据;有光,首先是散光,课堂上教师要像光一样照耀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其次是追光,追寻到每一位学情特困生,用聚光聚焦到学业拔尖、个性特长的学生;有谦,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谦让,尤其是学识渊博的老师,更是要注意给课堂留白,把课堂的C位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和思考的主人。

  南开一直以“公能”立校,通过“大格局,小教育”,把家国情怀传递给学子,把身边自发的细节转化为爱国的自觉。在长期的四有五品金课涵养下,南开学子得到了全面发展,或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或升入高级学堂就读深造,无论在哪里,都把为国家做贡献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比如,唐国峰同学通过层层选拔,入选了今年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经过六年的金课学习,南开带给他的不只有优良的学习成绩,还塑造了他良好的个性,他从一个古怪甚至有点讨人厌的话痨,变成了一个活泼向上的开心果,还养成了他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爱国、服务、合作、坚毅、果敢、担当、创新……这些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南开精神。

  南开有40个社团,除了展演的社团外,还有化学社、读书会、人工智能社、侦探推理社……南开非常重视各种社团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田祥平认为兴趣是学习中非常有用的润滑剂,各种各样的社团也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校园生活的乐趣。学生们,因为兴趣,所以投入了热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筑造起了自己美好的青春梦想。

  对于教育,田祥平有自己的看法:“让课堂有趣,让学校有趣,让学生因为学校有趣而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田祥平在微博上有近百万粉丝。他开了网络直播间,邀请了知名艺术家一起聊美育,谈教育,他们的真知灼见,时常赢得拥趸点赞,收获了一千多万的观众。他还开辟了一个寻味专栏,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体验的舌尖上的味道,也记录身边的山城美味。他爱好摄影,包里随时装着相机,在上下班路上,在校园里捕捉有意思的瞬间。

  他在《格物致知——写给青少年的三门人生课》中,建议青年们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品万般味。田祥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趣味,他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有趣灵魂的培养,在他看来,有趣的灵魂来自于强大的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还要乐观、坦然面对挫折,有获取幸福的能力。在南开公能课程体系里,田祥平将音乐、美术纳入了必修课,此外开设了60多门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因材施教,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不可预测的未来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们怎样才能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呢?田祥平说:“当下的教育要面向未来,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人的课题。我们不能为了当下的生活,教育就短视地不面向未来。学生需要具备一些核心能力才能在未来世界里自由工作和生活。首先,学生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就是要有共情的能力,就像是不会弯曲的树都被大风吹断了,表面强势的人徒具强者表象,而真正的强者,是懂得如何委屈求进求圆的人;第三就是要具备审美力,有趣的能力,从工作生活中找到乐趣,找到生命的意义。”

  田祥平说:“教育要培养未来的人。面向未来的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审美的能力。科学让人走得很稳,但是体艺可以让人走得更远。因为体艺的熏陶可以让我们处理事情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圆润、巧妙、智慧,而非刻板印象中的‘1+1永远等于2’。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一个刷题、考试的机器。因为在成绩之外,还需运用哲学、体育、艺术等多样的知识来丰富内涵、陶冶情操,孩子们才能做到脱颖而出。”

  有这样一个场景:南开校园,树木蓊郁,满目芳菲,到处鸟语花香,在这美好的四月,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自画衫活动。在主席像广场,在三友路,在大礼堂,在艺术馆,一排排T恤衫随风摇曳。T恤衫上,是南开学子独立创作的缤纷图案。近千名同学历时五周,他们用多彩的画笔在T恤衫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美妙图画,为多姿的校园再添青春活力,同学们穿上自己精心出品的T恤衫以自编操形式大展风采。

  田祥平说:“我们就是要在教育中,挖一个生活的池塘,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填进孩子们的心灵,在体验赏心乐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自画衫就是南开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一部分。20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这个接地气的活动,学生将创作穿在身上,用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情感和审美。在南开人眼里,艺术可不止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艺术也是触手可及的生活。衣食住行,只要留心处,皆可美;琴棋书画,只要闲情时,都可亲。驿动青春的艺术之表达,笔法虽未精熟,但有天然之想象,恢宏之创造。

  高考100天倒计时钟声响起,南开高三的同学们却在排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球,健儿们在赛场上闪转腾挪,对他们来说,高考就是一场赛事,没有所谓的刀光剑影,师生们都很淡定从容。所以在南开流传着“打鸡血不如打排球”的说法,也许,在南开人的肌骨里,早已有了“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基因。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南开素来重视体育,自建校之初便有“三点半,操场见”的说法。1908年,张伯苓校长在《天津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奥运三问”,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在南开推行强迫体育,项目内容包括了百米跑、铅球、跳高、跳远、800米跑等,学生必须通过体育课和“三点半、操场见”的课外活动,达标后才能毕业。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上锁,所有学生必须走出课堂,到操场参加体育活动,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比赛,无人也无处可逃避。下午三点半的南开操场成了那个年代火热体育的生动写照。

  学校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南开体育精神。在新时代,田校长希望南开的学生“身体、心智、情感、价值观”融为一体,成为身心健康、完善的人。南开的学生三年要经历十大传统体育赛事:三个年级校运会、三个年级冬季环校跑、高一篮球联赛、高二足球联赛和自编赛、高三排球联赛;通过综合体育运动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品质。田祥平把体育项目纳入选项教学中,选定后,就要坚持三年。这样,学校就开辟出了丰富而独具南开特色的体育全人课程体系。南开还开设了二十多门分性别、分层次的小班化体育选项课,如网球课、健身舞蹈课、搏击与防身等;还开设有棒球、瑜伽等十多门体育社团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项运动坚持学习。三年下来,由这项运动的技艺而积淀的力量和品质也会伴随孩子一生。

  1936年,张伯苓校长在沙坪坝置地800亩,建起了被各国驻华使节赞誉为“中学里的大学”的重庆南开。建校伊始爱游戏app,张伯苓校长就常常邀请社会各界的名流来南开做演讲。冯玉祥、马寅初、老舍、华莱士等都曾接受邀请到南开中学。午晴堂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南开人的青春和成长,周恩来的《抗战必胜的十大论点》言犹在耳,翁文灏的《科学思想为近代进步的基础》至今振聋发聩,著名戏剧家、校友曹禺也曾在这方熟悉的舞台发表澎湃的演讲……

  秉承开放办学的传统,2002年重庆南开中学开设了一门特色活动课程——南开讲坛。南开讲坛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就是为了拓宽南开学子的视野,提升其人文和科学素养,让孩子们有机会走近大师,聆听大师。

  263讲,南开学子聆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的报告。他讲的主题是航天技术。甘院士丰富的学识、清晰的逻辑、杰出的贡献、强烈的敬业精神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追问。甘院士对大家的问题都作了耐心而专业的解答。甘院士对田校长说道:“南开同学的问题很有深度。南开的学生有很好的思考力和探索精神。”

  2023年的3月,午晴堂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开讲坛300讲。主讲的是周绪红院士,周院士将自身求学、奋斗、一路攀登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与南开学子一同触碰求知若渴、开拓创新的少年之心。

  在田祥平看来,南开讲坛在学校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名家、名师、名人带来的都是人类和时代的文明、文化大餐,传播的是最前沿的人文精神和科技文化成果,每一次都提升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和人格。看似一方小天地,但同学们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专家、院士,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更加广阔通达。

  在南开还有一个无声的讲坛,它悄悄地激励着每一届南开学子,立志报国。这个讲坛的名字叫“颜其德学友极地科考展览室”。这是南开科技馆里一方小小的天地,记载的是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颜其德的故事。颜其德把他在极地考察期间收藏的各种标本、邮品,使用过的工具等全部捐赠给了自己的母校,其中包括帝企鹅标本、企鹅蛋、南极石等等。展览室中有两面南开校旗特别引人瞩目,这两面校旗跨过万水千山,历经千辛万苦,行程超过十三万公里。这两面校旗在南极的艳阳下展开过,经历过北极风吹,最终回到南开的家。它和讲坛一样,构成了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激发着南开学子学习科学的热情,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考察的志向。

  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是教育人共同的课题。应对机遇与挑战,田祥平这样说:“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南开中学有一种社会责任,就是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享受到家门口的好学校,我们希望重庆的教育是均衡的,是公平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阳光之下。”

  为了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南开中学响应沙坪坝区教委的集团化办学号召,作为南开中学教育集团的领军学校,南开中学秉承“公能”校训,加强与青木关中学、六十八中、六十九中等兄弟学校的合作、交流,把“公能”校训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持续辐射到集团其他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同时,南开中学还积极开展对口援教活动,从2022年起,南开中学就选派语数英等六个学科的优秀教师对口帮扶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城口实验中学,帮扶老师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活力。从2012年开始,南开中学利用领雁工程的契机,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持续对彭水一中、彭水民族中学、彭水郁山中学、黔江中学、黔江民族中学进行多形式的帮带。帮扶计划的实施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助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多年来,南开中学致力于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出去,使更多学校的同学享受到了高质量教育的福祉,他们的做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南开中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和做法,必将使重庆教育的天空更加璀璨。(罗伟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