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瑜伽课程范例6篇
瑜伽课程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瑜伽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国内外有关课程设计的文献资料,查阅课程方面的专著,并搜集已开设瑜伽选修课程的高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1.2.2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星”通过网络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医学院校瑜伽选修课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向,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1.2.3访谈法对瑜伽教师进行访谈,为瑜伽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内容改革征求建议。1.2.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9.0及Excel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
有学者认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1)增强体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水平,所以高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系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3)促进学生个性和身心和谐发展;(4)发展学生竞技体育才能,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2]。瑜伽属于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在设置课程目标时,也要考虑上述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科学安排教学内容[3]。我国医学院校瑜伽课程大多设置为公共体育课或选修课,选修课在高校中已开展多年,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和进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高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不能孤立化,要联系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在建设宗旨、开发原则、设计思路和选课逻辑方面加以理性抉择[4]。总之,医学院校瑜伽选修课在设置课程目标时既要涵盖所有主要发展领域的教育目标,又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育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选修课程的多元化与特殊性。
目前各高校的瑜伽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呼吸学习、冥想学习与体式学习。瑜伽课程在高校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也仍需进一步完善[5]。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和瑜伽知识体系,高校瑜伽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1)瑜伽的概述———瑜伽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瑜伽的起源与发展;瑜伽运动的价值;瑜伽音乐的特点和作用等。(2)瑜伽运动的健身原则与方法———瑜伽健身的自我监督、健身动作的选择原则;瑜伽健身的营养与卫生;瑜伽音乐的选配与练习场地;瑜伽注意事项。(3)瑜伽锻炼计划的制订[6]。
对瑜伽喜欢程度很高和较高的学生占44.88%,48.29%的学生对瑜伽喜欢程度一般。希望开课程度很高和较高的学生占79.02%,说明很多学生对瑜伽课持认同态度,希望开设瑜伽课程,表明瑜伽选修课的开设具备良好的学生基础。
学生学习瑜伽的动机排名第一、二、三分别是塑造体形、增强柔韧性、改善身心状况。本次参与调查的女学生有185名,男学生20名,因此对学习动机的选择存在一定影响。瑜伽既可以改善形体,又有助于保持健康,女大学生正处于爱美、爱表现的阶段,通过科学的瑜伽练习,能满足学生塑造形体的需求[7]。结合进一步调查发现,男学生选择练习瑜伽,是因为其意识到瑜伽并不是仅限于女生练习的运动,除塑造体形外,也对预防治疗疾病起到一定作用,希望今后依旧开设。
学生希望瑜伽的开课时长为45分钟的占34.63%,希望开课时长为60分钟的占16.10%,希望开课时长为90分钟的占11.71%,希望开课时长为其他时间的占37.56%。目前高校一堂课时长为40分钟或45分钟,高校体育课大多采取两堂课连上的方式,所以一次课的时长为80或90分钟。在健身房或瑜伽馆中,一次瑜伽课时长一般为60分钟,体式练习大约在10~15分钟,还包括呼吸练习与冥想放松。若按上述强度,学校开展一次90分钟的瑜伽课对于学生来说,强度较大,易感到疲惫,建议一次课时间安排不宜太长.由于高校的课程安排一般为一次课两个课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瑜伽教学就面临时间长、教授太多体式、学生易感到疲劳。结合学生希望瑜伽的开课时长,建议高校瑜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课堂的前30分钟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体式练习,这样既可以合理安排瑜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又可以避免学生因学习太多体式而感觉疲劳,降低学习积极性。
学生希望瑜伽课程教学内容为办公室瑜伽的有53人,希望教学内容为高温瑜伽的有25人,希望教学内容为双人瑜伽的有22人,希望教学内容为孕妇瑜伽的有10人,选择其他的有152人。结合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发现学生选择其他的原因在于并不了解瑜伽涉及哪些具体内容。虽然瑜伽已在我国高校中流行多年,但学生对瑜伽的了解并不深入,真正坚持练习瑜伽的学生很少。因此高校开展瑜伽选修课不能仅停留在教学生练习体式,而要培养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尤其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业繁重,更有必要养成定时锻炼的习惯,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目前研究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文章较多,但对于高中的瑜伽课程开设的可行性探讨不多,也有较多文章研究如何增加高中女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
高中是一个人心理转变的巨大时期,大多数人在高中三年会有较大的身心上的转变。很多学生会从懵懂走向成熟,从高一到高三他们的心理生理上会有改变,但到了高三心理上会有巨大的改变。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阶段较为重要时期,是树立个性、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较为关键时期,也是终身体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时期,目前高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脑力劳动使体力透支,睡眠不足,运动不足,势必造成身体素质下降。事实上,有好多健康问题都与压力有关,比如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问题、肥胖、免疫力降低、消化不良等。
据统计,目前,美国就医的人群中,75%~90%都患有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压力的危害不仅限于身体的健康方面。有证据显示,长期的压力是临床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潜在致因。压力、睡眠不足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让激素失去平衡,进而导致情绪失衡、疲劳、消化问题和代谢减缓等问题,学业压力等因素往往造成学生心理负担很重,严重的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
此外,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末期,他们身体的各器官及其机能正逐步达到成熟的水平,是身体发展的定型期。瑜伽作为一门哲学,具有缓解心理压力、舒缓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平衡内分泌系统,使荷尔蒙恢复到健康水平的作用,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瑜伽深受女大学生欢迎,目前,瑜伽在高中开设地并不多,瑜伽要求的场地、设置条件并不高。因此,笔者通过对高中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的探讨,为高中开设瑜伽课程提供依据,瑜伽课程的开设对于塑造高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丰富高中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瑜伽”一词,来自于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译。一般来说,瑜伽这个字被翻译为:“结合”,即身与心的结合借由控制心灵的变化而得到的特殊经验,被称为瑜伽。
瑜伽的种类:印度教从宗教修行的角度,把瑜伽分为许多种,其中主要有四种:智瑜伽、业瑜伽、信瑜伽、王瑜伽,以上四种瑜伽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达到“梵我化一”或“人神合一”的理想境界。
瑜伽是印度五大哲学之一,它是一门科学,到至今已流传了5000年,《瑜伽经》提出了八种,又称为“八支行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三昧。
(1)瑜伽是一门哲学,它对于人们树立自信、乐观和平和的生活态度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八支行法”中的禁制是指不杀生、诚实、不盗、不淫、不贪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比如瑜伽中的“不执着”,对于帮助学生乐观面对生活,不要太计较得失的良好心态有很大作用。再如瑜伽饮食提倡的素食,以及对于素食和环保等关系也很值得学生有所借签和学习。
(2)冥想有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的作用。有规律地冥想,可调节脑神经,让处于压力下的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冥想者较一般人更容易达到平静而快乐的状态。冥想的静定状态最终达致梵我合一,达到终极的解脱。舒缓了紧张、减轻了压抑、消除了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净化心灵。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爱游戏,这有助于学生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提高集中注意的能力,能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
瑜伽宗师柏忠言和“中国瑜伽之母”张蕙兰老师教导我们:语音冥想能释放深层压力,消除负面情绪,是最直接、有效的放松。
(3)瑜伽中弯、转、扭的动作,有助于和滋养胰脏、肝脏、结肠等器官,改善消化和新陈代谢的功能,促进各脏器内的血液流动,此外,瑜伽的呼吸与相结合能滋养身体,疏通筋络,均衡身体的肌肉线条,使体态轻安而挺拔,对于矫正由于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脊柱变形,可以改善不良姿态,对于正在青春发育期的高中生塑造良好形体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女生爱美的天性能使他们更喜欢瑜伽,自然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4)此外瑜伽的调息练习可以弥补生活当中只胸式呼吸的不足,促进呼吸系统机能,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气的利用率,清除体内毒素,使人精力充沛而有活力。
(5)瑜伽放松能吸收体式对身体的滋补作用,能安神、宁心、放松身心,缓解紧张与疲劳,这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的。
(6)瑜伽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与挑战精神:瑜伽姿势一般分为初、中、高级,能满足当代学生不断求新、求异的创新和开拓心理。这也是符合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瑜伽姿势往往需克服怕疼、怕累的心理,已达到在你能力范围内的最大伸展度,这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克服女生的娇气、怕苦、怕累心理。
即使你在疲劳状态下,练习瑜伽后会让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有活力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不会像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后感觉很疲惫,所以瑜伽可作为高中生身心紧张的一种调剂,能有更崭新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生活。
柏忠言宗师和张蕙兰老师教导我们:瑜珈教师应有专业知识,怀着关爱体贴学生,指导他们安全有效地练习,使学生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普通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瑜伽运动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理论依据。
瑜伽一词源于梵文,译为“Yoga”,意为结合、相应、心的统一等等。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是东方最古老的健身术之一。从广义上讲瑜伽是哲学;从狭义上讲,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相结合的运动。瑜伽有着许多不同的体系,其中主要的体系有:哈他瑜伽、王瑜伽、智瑜伽、爱心瑜伽、冥想瑜伽等。瑜伽健身法以其崇尚自然,平衡身心的独特健身理论,深得大众的推崇和喜爱,近年来风靡全世界。
对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二所普通高等院校的瑜伽开展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对十二所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10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已经开设瑜伽课的学生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68份,有效率97.9%。没有开设瑜伽课的学生问卷420份,有效问卷408份,有效率97.1%。向部分高校教师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
所调查的十二所高校有七所已经开设瑜伽课,占58.3%,占所调查学校的半数之上。在没有开设瑜伽课的高校中有77.5%的学生希望本校开设瑜伽课,在已经开设的高校中有不少同学因限制选修人数而错过了本门课程,这表明当前开展的瑜伽课程相对于大学生的需求来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处于不平衡状态。
瑜伽课教学目的任务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点:强身健体,减轻学习、生活压力;掌握瑜伽知识及基本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使其终身受益;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各学校瑜伽课教学目的任务基本明确,同时体现了瑜伽项目自身的特点(身心兼修)。
武汉普通高校在瑜伽课程的教学时数方面上大致相同,课时数为30-36学时。调查知有31.7%的学生对此不太满意,认为应增加课时数。
关于教学内容方面,实践部分主要包括瑜伽法、瑜伽呼吸、瑜伽冥想、休息术等内容,开展相对较好。关于理论部分,多为理论合于实践,没有专门的理论课。调查知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手段外,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法,比如录像、多媒体等都没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所调查学校均有学校内部的教学大纲和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要求。
目前图书市场上,瑜伽教材花样繁多,琳琅满目,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无法确定究竟哪本适合自己。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规定了统一的瑜伽教材,其他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如图1显示,在已经开展瑜伽课学校的学生中仅有26.8%的学生拥有瑜伽的相关资料,而73.2%的学生没有任何关于瑜伽的资料。这些限制了学生视野的进一步扩大。老师和学生反映学校应该补充有关瑜伽的教材,这也是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瑜伽教材的创编和规范势在必行,这一点应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学生选择瑜伽课的动机的如图2所示,提高艺术修养占45.1%,培养气质占66.2%,塑造优美体形占71.8%,大部分学生对瑜伽课寄予厚望,对瑜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学生在学习之后的收获情况如图3:柔韧性方面变化较大的占57.0%,精神变化明显的占43.8%,气质变化较大的占36.1%,体型有明显变化的占32.5%。而在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锻炼意识等方面所起作用较小。
从年龄结构来看,调查显示比例最高的是26-35岁年龄段,占50%,表明瑜伽教师队伍年轻化,是各高校瑜伽推广的主力军。
从职称结构来看,助教、讲师各占25%,副教授占37.5,教授12.5.初中级和高级职称各占一半。从学历来看,本科学历8人,占62.5%;研究生学历3人,占37.5%,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较少。
调查显示,教师学习瑜伽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教师学习瑜伽途径是多样化的,职前自报辅导班、职后专业培训,还有自学等方式相结合。有62.5%的教师是通过在校或职后自报辅导班学习的,50%的教师是职后专业培训的,多数教师有过自学瑜伽经历,体育院校专业训练的老师没有。在所调查的学校中从事瑜伽教学的教师全部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他们以前的专业多是健美操、艺术体操、田径、舞蹈等,因为教学需要而参与了瑜伽。这些教师多为兼职,在教授瑜伽课的同时,还承担着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形体、武术、网球等体育课的教学。另据调查,七所学校中有一所学校拥有3名瑜伽教师,另外一所学校有2名瑜伽教师,其他学校均只有1名瑜伽教师,有62.5%的教师认为本校瑜伽教师不太满足教学需要。这些资料显示武汉高校瑜伽课程教师师资明显不足,各学校的领导应该引起重视。
体育场馆和器材是进行瑜伽课的物质前提,其场地设施的优劣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调查知已开课的七所学校仅有2所学校有独立的瑜伽教室,学校均是与体育项目合用一块场地,场地相对较小。甚至个别学校因场地设施的限制不得已经常改变上课地点。场地设施的缺乏影响了课堂效果,限制了瑜伽的推广和发展。良好的教学设施是上好瑜伽课程的基本物质保证,否则教师水平再高,也难以发挥。为了能保证和提高瑜伽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场地设施的建设。
武汉各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情况处于初级阶段。调查显示需要增加瑜伽开课学校及增加课时数来满足学生对瑜伽学习的要求。同时优化课时数设置,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各高校尽可能的运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发与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将传统、录像和电化等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善瑜伽教材体系,规范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真正重视瑜伽课程,给予瑜伽课程充分的发展空间。
目前“应急型”瑜伽教师基本满足了现时教学的要求,但是从瑜伽的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瑜伽的发展。建议给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和发展空间。目前解决瑜伽师资的方法有:第一,学校根据需要将本校的部分教师派送出去,参加专业培训,对瑜伽专业理论、瑜伽技术与教学训练法等进行强化训练;第二,学校可引进新的瑜伽教师来充实本校师资;第三,学校也可聘请商业健身俱乐部教练来学校教学,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总之,各高校应加大投资、培训力度,充实瑜伽师资。
瑜伽教室、音响设备、镜子、瑜伽垫、把杆等等,这些都是开设瑜伽课的物质基础,是其必备的硬件设施。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者,提供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供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设施是上好瑜伽课程的基本物质保证,否则一切都成为空谈。为了能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场地设施的建设。
课外瑜伽的开展是高校瑜伽课程的重要补充,它的良好开展对高校瑜伽课程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应积极开展瑜伽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台等组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身咨询、瑜伽表演等形式的活动,再者充分利用网络,建议各院系网络负责人制作有关瑜伽的网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瑜伽氛围,使瑜伽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5] 朱瑛,马艳.瑜伽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北京市15所高等院校开展健身瑜伽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健身瑜伽受到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青睐,健身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进入到当前的高校体育课堂已成为一种必然,根据高校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瑜伽平衡、协调、洁净,而且强化练习者的身体和思想。瑜伽的练习法能把人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瑜伽练习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长期练习瑜伽可使人身心达到平衡,使心灵和身体得到放松,从而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瑜伽练习舒缓、温和,不透支心肺功能和体力[1],从塑形、健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给练习者带来了很多益处,它是一项有着高效锻炼价值意义的运动项目,是所有健身项目中最适合终身运动的方式。随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普遍展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健身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它正逐步走入大学校园,成为一项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健身瑜伽课程在高校体育课堂的开展与《纲要》的精神是一致的,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2.2.2 访谈法对北京市15所高等院校进行走访调查,并与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面谈,就健身瑜伽课程的开展进行了咨询与调研。
2.2.3 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2005届和2006届女大学生共计15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进行了“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调查,要求她们在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游泳、健美操、形体练习、健身瑜伽等10个项目中选择3个自己喜欢的项目,并注明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对上述的兴趣选择进行累加统计,求出喜欢每项人次的百分数
高校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变化,她们追求美,对新技能有着较强的求知,而对传统的体育课兴趣不高,教学中总是有“怕吃苦”、“怕受伤”的现象,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从而出现了站课、混课、溜课的不良现象。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针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与《纲要》的精神是一致的,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2005届和2006届女大学生共计150人进行的“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调查,从调查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女大项目兴趣的趋向为:健身瑜伽占29.4%、健美操占25.3%、形体练习占21.3%,很明显,能够塑造形体美、对抗性低的运动项目都很受女大学生的喜爱,而健身瑜伽名列第一,这就充分说明了健身瑜伽受到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喜爱。另外在对北京市15所高等院校中已开展健身瑜伽课程的5所高校进行的调查中,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以及课后与学生的交谈得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练习时很认真,都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课后对健身瑜伽课程的评价也很好,都觉得练习后全身很舒服,心情很愉悦,紧张的大脑也随之得到了放松,这也充分说明了健身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教学内容,已受到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的青睐,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可行的。
瑜伽练习时通过瑜伽呼吸法、体位法、冥想和松弛功的练习,可达到舒展筋骨、轻松身心、健美形体、通畅经络的效果,从而使练习者在健身的同时消除疲劳、缓解压力[2]。在健身瑜伽课上,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着柔和的音乐和教师轻柔的语音来进行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练习,慢慢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均匀缓慢,排除杂念,敞开心扉,释放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从而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健康,这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瑜伽最大的功效在于调心,练习瑜伽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自然自主神经所引发的不快感就会消失无踪,而且原先焦躁的性格也会有所改善,从而促进身心平衡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强,科学文化高速发展,当今的高校大学生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越来越大,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追求健康的学习生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校出现心理问题的女生人数高于男生,而患精神疾病的各院系女生又远远高出体育院系和艺术院系。有相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由于在大学里缺乏经验,加之高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以及心理问题的封闭性,所引发的各种困惑和烦恼不能及时排解,从而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健身瑜伽针对女性身体柔软的生理特征,通过练习可分解压力,使身心平衡发展,教学内容和理念迎合了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
瑜伽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项目,它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养生、治病、消除疲劳及紧张情绪等,它简单易学,练习时不受场地、时间和人数的限制,既适宜于集体练习,也适宜于个体的自我练习;既适宜于在课堂上练习,也适宜于在宿舍、家中、办公室、以及室外练习等,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方式和练习难度。瑜伽从塑形、健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给练习者带来了很多益处,它是一项有着高效锻炼价值意义的运动项目,是所有健身项目中最适合终身锻炼的运动方式,这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身瑜伽课程深受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的喜爱,它适宜于在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有助于女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奠定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在高校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必要的。
摘 要 随着瑜伽运动在国内的开展已走进了高校体育的课堂, 目前瑜伽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较少,作者就当前瑜伽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瑜伽课教学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对策,供同行参考。
瑜伽运动产生了良好的健身效应。瑜伽运动,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增添了新的项目,目前高校着重学生的教学与传授,对于瑜伽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较少。随着高校终身体育养生内容的推广与重视,以及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渗透,为满足高校体育课多样化目标的要求,迎合现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近年来高校纷纷将瑜伽项目列入体育教学内容中,然而,在瑜伽教学过程中学生注重动作的模仿学习而忽略了身心合一意识方面的学习,加上瑜伽课室内的教学场地狭窄、环境嘈杂,练习氛围不和谐,没有亲临大自然;特别是有的体育教师未经培训,瑜伽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学,瑜伽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繁多没有进行删选,在传授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等,导致学生瑜伽运动后的损伤,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与瑜伽教学课程的开展,故,为规范瑜伽课程,科学教学与管理,建立高校瑜伽操作系统,形成高校瑜伽课程的模式,为深化江西省高校瑜伽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江西省高校瑜伽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的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所得的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
瑜伽起源于印度5000多年前的古印度,甚至比佛教的起源还早,它既是一种强身之术,又是印度六大哲学体系之一,与印度宗教有很深的关联,并将瑜伽定义为: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译,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结合的运动。其核心思想却在有着同样悠久文明的中国,惊人的相似并在同一时期出现。如果抛开瑜伽来说冥想的话,中国的冥想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如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心斋”等都与冥想相类似;而瑜伽强调的“天人合一”(YOGA相应)的思想在中国的《黄帝内经》中早有提到,其思想形成于上古成书于周秦,与印度瑜伽“梵我一如”理论形成的《奥义书》时代大致相同。
美国瑜伽协会编著的《瑜伽哲学》认为,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有“联系”之意,即人类本能从较低部分到较高部分的结合,这也意味着人与最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并从痛苦中获得解脱。尽管众多学者对瑜伽认识有所不同,但趋向统一的观点认为,瑜伽是将“自我”与“超我”连通,以改造人的灵魂,增进身心健康的养生运动,其本质是连通“自我”与“超我”增进健康。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它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明确瑜伽教学的目的是顺利开展并实施瑜伽课程的重要前提。通过瑜伽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瑜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和实际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现代大学身在身体、心理与精神素质方面的培养,进行体系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进行瑜伽体育的设计,进行大学生瑜伽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满足高校学生的需要,有助于达到和谐健康的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硬件设施资源来解决高校瑜伽课程发展的难题。调整与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科学规划教学方法,利用新型的瑜伽体育带动高校体育综合发展,对休闲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填充瑜伽理论具有参考价值。本课题本着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结合江西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及内容为瑜伽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的意义。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由于瑜伽有很多派别,不同的瑜伽派别的理论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盲目地将瑜伽引入教学课堂,应根据高校学生目前的情况,编排适合大学生练习的内容。瑜伽运动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瑜伽冥想、瑜伽呼吸、瑜伽体式、瑜伽调息、瑜伽收束契合法、瑜伽休息术等方面。从瑜伽的内容重要性和体系看,瑜伽呼吸练习是瑜伽的课程的一个重点,以瑜伽体式练习、收束契合法和休息术作为瑜伽教材的基础内容,辅以一定的冥想、生活方式等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教材体系。
课题调查表明:开课学校均使用本校内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及计划,瑜伽教材多样化,教学目的任务基本明确;学期课时数为24―36学时,教学内容方面,实践课主要以基本法学习为主,没有专门的理论课;教学方法手段以传统教学为主,考核方式均为考试;从教学效果来讲,在改善学生的柔韧、力量素质,精神状态,气质,形体这些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在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锻炼意识等方面也起到了效果。瑜伽课程教材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瑜伽法与瑜伽呼吸两部分。瑜伽姿势的练习方法是健身功效的基础,瑜伽组合动作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及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活动程序体现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瑜伽教学模式是指为完成瑜伽教学目标相对稳定的有机教学操作程序。瑜伽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六个要素:指导思想模块、瑜伽理论基础、瑜伽教学模式目标、操作流程与方法、适用条件、模式评价。目前对瑜伽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盲目借鉴健美操、体操等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瑜伽教学的特殊性;只注重影响瑜伽教学模式过程的操作要素,忽视了瑜伽教育指导思想模块、瑜伽理论基础、适用条件等构成要素及瑜伽教学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一味的追求近期效益(减肥美体等)从而产生了瑜伽运动的损伤,终止瑜伽运动的学习,对学生的健康不利。
瑜伽理论基础作为模式依据;适用条件和模式评价对整个教学模式的调节方面的影响。未来瑜伽教学模式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其一,应迎合现代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指导目标,强调科学性原则为瑜伽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影响瑜伽教学模式运行的构成要素和教师本身的资质进行系统规范和培训。其二,在研究瑜伽培训模式的实践方法和研究上尽量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现实与超前研究相结合,
在瑜伽教学模式的建构要素和方式选择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1)瑜伽教育思想文化应与高校体育文化、学生体质健康相融合;(2)教学理念的教学科学指导,内容、目标的明确选择;(3)操作程序的具体可行、科学性;(4)角色地位的明晰互动;(5)教学策略的多样综合,以使瑜伽教学模式呈现更为丰富也更贴近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用理论指导实践重在实践研究。
目前抚州市部分高校已将瑜伽列为大学公共体育课选修项目,为了使瑜伽课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断推广和发展,笔者对抚州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各高校瑜伽教学的现况,分析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发挥瑜伽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发挥瑜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健康的作用,使瑜伽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为此新兴项目能够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开设瑜伽课程提供理论指导。
以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医学分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开设瑜伽课程的高校为研究对象。
1.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统计显示:在所调查的4所高校中,所有的学校都有教案、音像教材;4所学校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分别占总数的75%;有图解或文字教材的学校2所,占25%,这种教材有的学校是自编的,有的是选用瑜伽导师编写的配套教材。有的学校教师认为:瑜伽课的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本人决定,学校没有具体要求,这种随意性的、无计划的教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图文并茂、简明易懂的文字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学习较系统的健身常识、锻炼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运用的体验,将文字教材真正地与动作实践融为一体,成为指导学生学习和课外锻炼的教科书”。
2.瑜伽课的教学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校是用“瑜伽体位法”和“自编瑜伽套路”作为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师通常是根据各校制定的瑜伽教学的目的任务来选择的,尤其是“自编瑜伽套路”,它的针对性较强,但“自编套路”动作选择的差异性较大。“瑜伽体位法”是经过锤炼总结出的一百多个动作,在选用基本姿势的同时,教师把它纳入了自编套路,并且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辅助教学内容包括“垫上肌力练习、形体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其他”等部分。多数学校选用“垫上肌力练习”作为技术部分的辅助教学内容,是因为这种利用身体自抗力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身体局部的肌肉力量,还方便运用而不受器材的限制;部分学校选用“形体练习”,形体训练和瑜伽属于两种不同的锻炼手段,且有各自的项目特色;还有部分学校在瑜伽教学中配合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瑜伽课场地状况。经过调查,抚州州市4所高校中,其中2所设施齐全,2所设施稍简单。参照国内一些体育院校场地标准、一些瑜伽健身场馆的场地状况,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瑜伽场地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场地设在室内,面积至少80平方米,地面铺地砖或地板,有音响、镜子、瑜伽垫等。
调查可知,抚州市4所学校中,75%的瑜伽教师年龄在24―35岁之间,这说明瑜伽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这部分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吸收了瑜伽知识的多种新鲜因素,但相对经验不足,有待继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36―40岁的瑜伽教师占18.75%,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以上这部分教师是各大院校推广瑜伽的主力军。瑜伽是新兴的运动项目,教师的瑜伽教学年限都不长,在学习新兴项目的同时配合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这部分教师推动瑜伽在高校发展的原因。因此,青年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年龄优势,老教师要发挥传授经验的纽带作用,为高校瑜伽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的学历集中在本科,与学科相比,学历层次较低。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不高,应该说这种分布与瑜伽教师队伍年轻化有关。对于瑜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不断加强瑜伽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瑜伽教师的继续教育、在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调查可以看出,抚州市高校学生参加瑜伽运动的活动动机中,强身健体所占比重最大,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把瑜伽作为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放在首位。审美动机占26.96%,说明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审美能力,创造审美主体,瑜伽特有的美感和魅力吸引着她们。而娱乐、调节心智、培养精神意志、增进友谊等方面,可以满足他们各种需要和追求心理需要。由此表明了大学生从事瑜伽运动是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的多元化需求。